今天19:50,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致敬每个全力以赴的你******
随着2022年接近尾声,属于2023的新篇章也终于即将开启。今日, 2022-2023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节目单发布,为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再添一把火热。今年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围绕“向美好,新篇章”,邀请行业代表、青春榜样和表演嘉宾共同用一首首承载记忆的作品致敬新时代奋斗者,让更多观众感知平凡中蕴藏着的伟大力量。
2022-2023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的舞台,不止是灯光与旋律交错的文艺空间,更是心与心交汇的情感空间。它将美好、奋斗、传承、坚守等精神元素串联起来,回应社会关切,凝聚情感共鸣。近日,美好跨年夜发布了一组“没有一个冬天不可跨越”主题海报,致敬那些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持续拼搏的时代奋斗者。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来去匆匆传递三餐温暖;交警在每一条平稳畅通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守护前行;坚守在接诊大楼的医务工作者处理着百位数计的排号,为每一个生命护航……每一个平凡的个体虽然微小但却蕴含非凡的力量,无数微小的个体最终将汇聚成这个时代最美的注脚。
浙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集的“非遗大省”,是宋韵文化集大成之地。近年来,浙江卫视不断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贯彻ZMG“以传播力先行推进高质量发展”理念,用电视语言打开浙系传统文化之窗、讲好中国故事,润物无声地将“最具美好感的视媒体”形象种在了无数观众的心里。今年美好跨年夜舞台上,观众可以从申遗成功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还可以欣赏古筝、竹笛、二胡等各展所能演绎“民乐巅峰对决”,更有首位宋韵数字人“谷小雨”惊喜亮相展示宋韵文化的别样风采……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为传统文化搭建舞台,将美学精神与人文故事巧妙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
本场晚会还邀请华语乐坛的多位实力唱将,组成了触达老中青视听审美的顶级音乐舞台,以经典传唱的艺术方式贯穿起过去、现在和未来。杨丞琳和和童声合唱团演唱《一千零一个愿望+暧昧+年轮说》与张栋梁的经典联唱《小乌龟+北极星的眼泪+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各自自带“回忆杀”的怀旧组曲足以让人一秒回忆起青葱岁月。GAI周延和孟佳将用《华夏》与《东方》演绎出不同视角的国风中华魂;希林娜依•高联动唢呐版《大圣》可谓新意十足;郑云龙与宋轶的《水调歌头》会与以往的版本有何不同?此外,范丞丞、董思成等歌手也将带来各自的最新舞台,万妮达、乃万合作的方言rap串烧则能带领观众感受方言音乐的魅力。更有尚雯婕、唐汉霄、王赫野等实力唱将一同用歌声为这场全年龄向的跨年狂欢增添美好动力。
浙江卫视多档王牌综艺的嘉宾阵容也已官宣加盟,他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唱响一首首承载年代记忆、让心灵穿越时空的歌曲?在《奔跑吧》节目中贡献出梦幻舞台首演后,蔡徐坤这次又将带来全新的《Hug Me》跨年舞台。究竟他们会为观众带来怎样的惊喜?更多精彩,尽在今天19:50顾家家居2022-2023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让我们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与浙江卫视一起奔跑向美好,开启新篇章!
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应强制企业公开算法******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当前,国内对于算法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框架都是清晰的,而分级分类精准治理的模式应当可以解决如何落实的问题。”在日前举办的“2022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上,谈及算法治理的现状,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表示,算法分级分类本身不是目标,而是要针对不同风险场景配备不同监管规则。
论坛由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主办。其间,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个人信息安全年度报告》《平台经济反垄断观察报告》。
记者了解到,《算法应用与治理观察报告(2022)》,梳理了国内外的多项法规,结合热点事件及应用场景呈现了算法治理现状,并发布千份算法治理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算法公开和算法治理的了解程度和基本态度,最后基于多方调查分析,给出了当前算法趋势观察以及未来治理方向建议。
报告发现,目前国内算法治理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企业的算法公开主要依靠官方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或在舆情事件发生之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半受访者承认算法让自己的使用体验更好,但仅一成受访者认为企业算法公开做得很好,逾六成的受访者称曾遭遇“大数据杀熟”;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强制企业公开算法。
“在数据、算法方面治理政策进展显著,在平台与应用方面的政策和落地尚需加紧。”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曾毅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伦理有三个相当紧迫的问题需要被正视:首先,人工智能应当被适度使用;其次,目前人工智能服务知情同意落地艰难,被迫知情同意普遍存在;最后,目前用户数据的授权撤销在人工智能服务中存在巨大挑战,需要监管和更高层的网络服务提供方联合提出更合理的政策与解决方案。
针对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表示,从算法治理角度来说,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与之前的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思路有所不同,前者采用了一种“三位一体由的数据与技术规范。
具体来讲,由于深度合成技术的门槛较高,技术支持者也被纳入了监管范围内。比如,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服务,应当进行显著标识,这就将更重的责任落在了服务提供者身上。
中国社科院科技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提到,算法治理需要构建可信任的算法认知,而这需要产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产业要努力提升算法精准性、透明度,减少偏见,减少歧视;消费者则需要提高数字素养,提升算法意识,加强在人机互动中自主性、控制感和协同意识。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